- 名称:戏里戏外说历史之赵氏孤儿_百家讲坛
- 作者:康保成
- 状态:连载
- 播音:康保成
- 最新章节:18赵氏孤儿6.mp3
- 标签:
戏里戏外说历史
赵氏孤儿
- 在七百多年前的元朝至元年间,有一个叫纪君祥的人,创作了一部杂剧《赵氏孤儿》,这部《赵氏孤儿》,后来和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同时入选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名单,由此可见它的非凡艺术成就。但对于作者,除了姓名之外,史料却几乎没有任何记载。我们知道,元杂剧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而《赵氏孤儿》一经上演,就受到了观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到了清代,它甚至在遥远的欧洲都激起了巨大反响。一直到今天,人们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和上演还在继续。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史上经典作品。那么,元杂剧《赵氏孤儿》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特点吸引了历代的观众?它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它又是靠什么样的主题、精神打动了中外观众的心呢?元杂剧《赵氏孤儿》情节紧凑、惊心动魄,是一部取材于历史著作的戏曲作品,它的故事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来自于两部历史典籍《左传》和《史记》。但是,很早就有人公开质疑“赵氏孤儿”的故事没有史料来源,并对司马迁的记载,进行了激烈批评。因为在先秦时期的史书里,没有“赵氏孤儿”的记载,更没有屠岸贾这个人。虽然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赵氏孤儿”的故事,写得荡气回肠、激动人心,然而人们却没有找到司马迁的写作依据。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写“赵氏孤儿”?康保成先生又为什么说司马迁不可能无中生有呢?从元杂剧《赵氏孤儿》诞生以来,对于它的改编和移植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少剧种都留下了自己改编的成功之作,一直到今天,几百年过去了,改编还在继续。元杂剧《赵氏孤儿》一经上演,就在中国戏曲界成为了备受喜爱的改编宠儿,它不但在时间上穿越古今,也在地域上跨越东西南北。不少地方剧种都对《赵氏孤儿》进行了移植和改编,使得故事的情节和细节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历代改编的经典剧目都有哪些?为什么历代梨园名角会争相上演这些“孤儿戏”?2008年,“赵氏孤儿”的故事,再次登上了欧洲的舞台,虽然语言不通,但它依然打动了外国观众,获得了成功。那么,这又是一次什么样的改编?这种改编又究竟有哪些文化思考和独到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