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二维码
  • 作者:张大千
    播音:张大千
    音频:
    浏览:
    最新章节:05酒池肉林亡国恨.mp3
  • 深入解析科学饮酒的方法。系列节目《名人酒故事》第一集《天子呼来不上船》敬请关注。脑科医学专家张大千先生走进《百家讲坛》从中国古代几个名人饮酒的故事切入。古往今来,酒是中国饮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局部。无论是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节日民俗,都与酒、与酒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酒的故乡,中国不只是世界上最早酿造酒的地方之一,也是发生众多酒文化的丰沃土壤,酒与中国文化也形成了奇特的依附关系。而这其中,酒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又最为密切,有着“诗仙”美誉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与中国的酒文化高度融合的著名人物。

人文社科 3837

切换至:文字列表排序:

  • 三十六计古今谈_反间计
  • 类 / 传统国学
  • 文 / 佚名 播 / 佚名
  •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在战争中,魔高一尺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 淮海战役秘密战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夏继诚 播 / 于浩 周琼
  • 本书记述了淮海战役的秘密战线的的历史故事,描述了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将领筹划秘密战的故事,并描写了国民党高官的愚蠢和腐败。广袤的淮海战区,大战在即。红色特工打进了敌巢“虎穴”、“卧底”将军不断率部举义,刘汝明汝珍兄弟夹缝走钢丝,十八位国民党佩剑将军阵前反戈,“军统”少将的遗像挂进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历史幕后玄机重重,隐蔽战线刀光剑影,特工英雄神出鬼没,本书撩开了淮海战役密战的神秘面纱。
  • 历史考古系列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佚名 播 / 佚名
  • 公元前207年,一个叫项羽的人,点燃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火,在这场大火中,随着秦王朝的瓦解,一座恢弘的殿宇化为灰烬,它就是阿房宫。然而两千二百多年后的一次考古发现却证实阿房宫并没有遭遇那场大火,地层深处还有更加不为人知的秘密。……
  • 荣归_解密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 类 / 纪实写真
  • 文 / 余玮 播 / 佚名
  •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在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10周年的欣喜时刻,本报特从今日起,选载《荣归——解密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一文,以飨读者。政权交接仪式上升降旗1秒之差的背后有较量、中英香港问题的首次交锋内情、香港。。。
  • 宜昌鬼事之诡道01_墓地笳声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徐云锋 播 / 哈哈笑
  • 98年的冬天。三峡坝区发生了一件异事,尽人皆知。当时我正在坝区一个商场里当保安。最开始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听别人说起打笳乐,我没放在心上。以为是什么民间艺术的表演。或者说是那个打笳乐的班子,打的好,打出色了,专门演奏给别人听。打笳乐是一整套乐队,专门为死了人,在葬礼上演奏的,唢呐、钹、平鼓。。。。。。还有一些我说不上名称的乐器。要说这个笳乐打的好,专门给人表演,我还是觉得奇怪,不过长阳的撒叶儿荷也是专门在葬礼上跳的,也上了央视。说不定,政府有意想保护这民俗文化亦未可知。
  • 李毅多-如何做一个好丈夫
  • 类 / 爱与家庭
  • 文 / 李毅多 播 / 李毅多
  • 一等丈夫:幽默说笑,助理家务;二等丈夫:喝茶看报,赞美太太;三等丈夫:气势凌人,嫌东嫌西;劣等丈夫:在外交际,游荡不归。一等儿女:孝悌恭敬,晨昏定省;二等儿女:供亲所需,敬业乐业;三等儿女:游荡疏懒,结交损友;劣等儿女:作奸犯科,忤亲逆伦。一等父母:爱念子女,教以圣贤之道;二等父母:供给无乏,帮助成家立业;三等父母:溺爱宠信,任其游荡非为;劣等父母:不教不养,经常凌虐施暴。
  • 严父如天_做一个好父亲
  • 类 / 传统国学
  • 文 / 李毅多 播 / 李毅多
  • 一等丈夫:幽默说笑,助理家务;二等丈夫:喝茶看报,赞美太太;三等丈夫:气势凌人,嫌东嫌西;劣等丈夫:在外交际,游荡不归。一等儿女:孝悌恭敬,晨昏定省;二等儿女:供亲所需,敬业乐业;三等儿女:游荡疏懒,结交损友;劣等儿女:作奸犯科,忤亲逆伦。一等父母:爱念子女,教以圣贤之道;二等父母:供给无乏,帮助成家立业;三等父母:溺爱宠信,任其游荡非为;劣等父母:不教不养,经常凌虐施暴。
  • 程凯_百年中医世家养生秘学
  • 类 / 健康养生
  • 文 / 程凯 播 / 程凯
  • 在这个系列节目中,程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经络和穴位养生的小技巧,使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i常务理事;教育部2007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当选者;“程氏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国医大师、中医针灸泰斗程莘农院士之孙)
  •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岛亲自作序)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北岛、曹一凡、维一 播 / 佚名
  • 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有名的高干学校,亦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所记录的,正是于1965-1970年期间发生于北京四中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书中的回忆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记述了这场暴风雨中的个人经历。本书作者包括陈凯歌、秦晓、牟志京、北岛、刘辉宣等,他们都是文化大革命中熟悉的名字,也曾是北京四中的学生。他们描写了在这动盪年代中于北京四中不同角落所发生的人和事,有些敍述往往会溢出校园以外。书中并刊载了超过50张由作者提供的珍贵相片,让读者更真实地走进那些场景,更深地感受这一场暴风雨。作者及编者北岛表示:「为了尽量容纳当年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我们特别选取了当年具有代表性或争议性的人物,同时也兼顾不同类型的角色,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未能尽如人意。但愿今后会有更多的当事人加入进来,完成对这场暴风雨的共同记忆。」
  • 刘德秦-从小到大说日本
  • 类 / 异域珍闻
  • 文 / 刘德秦 播 / 李洪宁
  • 从“根子”上手术刀般彻底剖析日本民族性研究日本历史、政治、外交、文化的必读之作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过:“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态的……对上级奴颜卑膝,对下级凶狠残暴……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从未去过日本的孟德斯鸠号准了日本人的脉,但未能指出其“非常态”的“病根”何在。而事实上,日本人这种民族特性,就隐藏在他们社会的纵向特点之中。从汉唐时期日本对中华文明的追随到侵华战争时的凶残,从对遭受原子弹伤害耿耿于怀到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无不在透漏出这个社会的纵向特点。这些,也正是本书在剖析日本民族性所运用的独特的视角。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在日本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极为丰富的史料、各国专家论述等资料,历时20年的时间,以震惊世界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为切入点,上下日本历史近千年,深入独到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日本民族和他们的民族特性;同时,又掀开了自幕府政治以来,始终蒙在日本政坛上的那层黑纱,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政坛,展现在世人眼前。本书结构严谨,资料翔实,论述精妙,见解独到,对日本民族特性剖析之透彻,实为当代论著中之佼佼者。更兼之作者的行文严谨中带有生动,深入中不乏风趣,读之令人怕案,思之令人回味,是为一部当代研究日本、了解日本的必读杰作。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 类 / 人物传记
  • 文 / 白落梅 播 / 闻佳
  •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本书用最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一生。
  • 半为艺术,半为佛: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 类 / 人物传记
  • 文 / 张用秀 播 / 张用秀
  •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凭借其生前超常的智慧给世人以无限的思索和追仰。研究他的一生对于了解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李叔同,本名李文涛,叔同为其字,弘一是其出家后的法号。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1942年秋,浙江平息人。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于一身。他在多个领域,都首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其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他是中国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另外,他还是中国话剧的鼻祖。用他的弟子丰子恺的话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 养生大讲堂_郝万山话中医
  • 类 / 健康养生
  • 文 / 郝万山 播 / 郝万山
  •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伤寒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兼任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华美食药膳研究会顾问,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年,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优秀指导教师、教育部精品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经典著作全国示范教学项目《伤寒论》主讲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健康之路”,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养生大讲堂”等主讲嘉宾。多次应邀到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讲学交流。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难治病证和精神抑郁症等治疗有丰富经验。
  • 二十四节气(气象系列片mp3)
  • 类 / 百科文化
  • 文 / 佚名 播 / 佚名
  •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万家灯火_怎样保护你的肝
  • 类 / 健康养生
  • 文 / 纪小龙 播 / 纪小龙
  • 众所周知,癌症迄今仍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最为凶险的疾病。根据90年代初期资料,我国男性人口中,每10万人的癌症年死亡率为134.9,虽远低于日本的234.2、美国的221.5、俄罗斯的239.6、法国的307.6、德国的273.4等发达国家,但也显著高于墨西哥的46.5、毛里求斯的58.2等癌症低发的国家。我国城市男性居民中,每10万人的癌症年死亡率为139.9,高于农村的133.2。再以1997年公布的我国居民死因构成为例,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以呼吸道疾患为首(22.79%),癌症其次(17.94%)。但如将城市与农村分开统计,则城市居民中占死因第一位的为恶性肿瘤(135.39/10万)。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癌症,则癌症在我国的危害必将加剧。那么,为何城市中癌症死亡率高?积极的有效措施又是什么?能否控制癌症?读者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BTV养生堂-2013年4月
  • 类 / 健康养生
  • 文 / 佚名 播 / 悦悦
  • 《养生堂》栏目是科教频道2009推出的一档健康养生类节目,节目中,国内顶级中医养生专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最实用的养生知识。
  • 李嘉诚一生三论
  • 类 / 人物传记
  • 文 / 吕叔春 播 / 佚名
  •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他勤奋坚忍、务实求进。李嘉诚,把中华文化中的立身、入世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李嘉诚的成功可以说既是他意志力的胜利,同时又是他人格的成功。本书收录了李嘉诚关于谋事、经商与做人之道的精彩论段,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具体阐释、剖析。可以说,本书汇聚的是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
  • 中国茶文化_孙刚
  • 类 / 百科文化
  • 文 / 孙刚 播 / 孙刚
  • 《中国茶文化》讲述了中国的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发于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亲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我们知道茶水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但是我们还不了解各种茶的故事由来呢,在我们的茶文化中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
  • 百家讲坛_末代皇族的新生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贾英华 播 / 贾英华
  • 1912年,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宣告了大清王朝的结束。按照清室优待条件,溥仪逊位后,仍然保留宣统帝号,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国民政府每年给皇室拨付费用四百万两白银。直到1924年,18岁的溥仪突然被赶出故宫,宣统皇帝称号也随即废止。至此,大清皇族彻底失去了政治地位,失去了无上的荣耀,也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在此后动荡的历史中,末代皇族里,有人变卖家产、吸毒偷生、悲凉死去;有人放下身段,街头拉车、自谋生路;有人认贼作父、投靠日本、做了汉奸;也有人保持气节、艰难度日,迎来新生。特别是末代皇帝溥仪,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从皇帝变成公民,成为了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种变化举世罕见。那么,末代皇族的新生之路究竟有多么艰难?晚清宫廷里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皇族中脱胎换骨、自食其力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呢?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晚清史研究学者、作家贾英华带您回望那段跌宕的历史,为您揭秘皇族新生。
  • 论语_方明朗读
  • 类 / 百科文化
  • 文 / 孔子 播 / 方明
  •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它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佑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 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一个北京小伙儿的特别岁月
  • 类 / 纪实写真
  • 文 / 罗雪 播 / 赵巍
  • 作者罗雪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小伙儿,在美国留学时因为机缘巧合,以手持绿卡的身份加入了美国海军,开始了传奇的人生,他在“星座号”航母服役4年,多次进行太平洋巡航,以亲身经历讲述了美军新兵选拔、培养训练、出海巡航、实战演习等诸多细节,还有许多航母上的美国大兵不可思议的生活趣闻。
  • 大明风云之朱高炽还都南京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马渭源 播 / 马渭源
  •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暴死,在位仅十月,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献陵。1962年生,明史专家,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百科探秘”特邀嘉宾、美国ChinaInstituteInAmerica、安徽电视台“新安大讲堂”、福建宁德“环三都澳讲坛”主讲人,被称为“第一位走上美国讲坛的明史专家”。
  • 张秀章-惊天密案-谋捕蒋介石的军事政变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张秀章 播 / 韩涛
  • 1943年底,以中缅远征军司令陈诚侍从参谋、作战科长王凤起为首的6名国民党军官准备发动反蒋军事政变。蒋介石在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下令逮捕涉嫌的600多名军官。蒋介石回国后秘密处决了16名少壮派军官,把许多军官投入监狱。蒋介石指令严密封锁消息,这起未遂的军事政变,因而成为一起鲜为人知的“惊天密案”。
  • 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沉浮人生
  • 类 / 纪实写真
  • 文 / 作家文摘 播 / hongning
  • 本书为《作家文摘》20周年作品精选,聚焦中国现代风云人物令人唏嘘的婚恋故事、情感纠葛,书写他们宕荡起伏的人生际遇、被历史大潮裹挟的命运沉浮。品读这些风云人物的悲欢离合,触摸的是20世纪的冷暖人生。
  • 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的抵抗与撤退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佚名 播 / 余自立
  •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 百家讲坛_国史通鉴(第一部)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方志远 播 / 方志远
  • 读历史为了什么?这是个问题。马克思说,因为这是惟一的科学。史学家说,所有过去发生的事我们都想知道。质疑者说,谁看见了?功利者却问,这有什么用呢?是啊,历史有什么用呢?我们中国人最重视历史,所有古文都视作历史,所以说“六经皆史”。我们中国人也最喜欢历史,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有时是莫测的,一颗石头要了蒙哥汗的命,却从此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历史同时也是神奇的,商朝人与我们看到了同一颗彗星,我们便理清了他们四千年前的纪元。西方人开玩笑说历史就是故事,所以英文单词的历史就是:嗨!故事!女权主义者却反驳说:哪里!分明只是“他的”故事!两千年多前,西方有位哲学家曾经发出过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哲学终极三问困扰了人类数千年,幸好我们有了近代考古学,使回答前两个问题有了可能。“我是谁”交给人类学家,“我从哪里来”就交给历史学家,而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那么中国人是怎样进化的呢?
  • 魏晋风流之谢安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郦波 播 / 郦波
  • 谢安,    一个东方男性真正的传奇,    一个中国男人不朽的典范。    不论是身为诗人的李太白,    还是身为政治家的王安石,    都是他忠实的骨灰级粉丝。    不论是从“达则兼济天下”还是从“穷则独善其身”的角度看,谢安都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终极表率。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地方成就了这位“史上最完美男人”?他的完美又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 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_百家讲坛
  • 类 / 历史探索
  • 文 / 傅小凡 播 / 傅小凡
  • 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讲的是:上接继百家讲坛全集之崇祯那些年_第一部话说那是在公元1627年,大明国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皇帝正式上任了,那就是信王(朱由检,以前直接皇帝的名帝是要杀头地),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说也绝对不是一个好时候,崇祯王朝可谓是饥荒遍地、朝政荒废,各级政府乃至大明王朝的中央政府都处于岌岌可危之中。要说这崇祯皇帝朱由检皇帝可算是狠角色,在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开篇就讲其上台后马上来个辣手摧花,打掉了以魏忠贤为头目的危害朝野的阉党集团。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认为:军事上的危紧才是最致命的,那就是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力量:皇太极为首的北部八旗铁骑以东北为核心不断向北京侵入,另一支就是李自成为首的农民义民,在中原地区攻城略地,而且官方对其是屡剿不绝,看来除了大明脊梁张居正是无人救得了了(之前的事情参考收听:大明风云之朱高炽还都南京)。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调度下,倾全国之力,终于对李自成形成全围之势,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的精彩部分:在决定性的交锋中,使李自成全军尽覆,只剩区区18人群,潜入商洛大山,而另一个义军,就是长期活动于四川的张献忠(对比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看大势已去,也在此时向明朝庭投降,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本该松一口气了,然而更严峻的挑战风卷而至,那就是皇太极领军从关外呼呼奔来,这将是对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更大一次挑战(在马渭源_大明第一谜案也有提及)。崇祯皇帝朱由检能够在打击义军而耗尽国力的情况下,对抗正处于上升之势、龙精虎猛的满清铁骑吗(想想大明开国演义,真是伤秋呀)?傅小凡先生继崇祯那些年_第一部后再次步入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解读风雨飘摇中的大明晚秋,请收听:百家讲坛全集之崇祯那些年_第二部。
  • 开国大将的最后岁月之文韬武略的第一大将—粟裕
  • 类 / 人物传记
  • 文 / 李立宁 播 / 余自立
  • 文韬武略的第一大将—粟裕_有声人物传记讲的是:粟裕是我国创立的一位重要将领,他曾多次指挥解放部队与日本军队作战,参与的大小战役数不胜数,像是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还有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等,都是粟裕曾经一手指挥过、战斗过的记录,他是一位十分伟大的革命先烈,有声小说打包下载这里主要讲述的是文韬武略的第一大将—粟裕的最后岁月。文韬武略的第一大将—粟裕出生于公元一九零七年,他是一位少数民族成员,是出生在湖南会同的侗族人,他从少年起就立下了志愿要打倒帝国主义,将日本侵列军赶出中国的国土,在一九二七年,年仅二十岁的粟裕就正式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抗日部队的一员。(参考: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与将帅)粟裕一生经历大小战争无数,身上的伤也是难以计数,不止一次地饮弹,使他多个部位都受了伤,而且在他过世之后,焚化骨灰之时才发现,他体内存有三块弹片,后来他的夫人楚青将这三块弹片交给了博物馆,成为了重要的抗日纪念物。与十大元帅的最后岁月中的老帅一样,在文革十年中,文韬武略的第一大将—粟裕也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迫害,他被定下了多重罪名,从“向党要权”、“反党反领导”再到“里通外国”、“公私不分”等等,一大堆帽子都压在了他的头上,使他受到了极大的批判。(对比收听:金陵秋梦:国民党主要高官的最后结局)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当中,只有周恩来总理一次又一次地站出来为粟裕进行辩解与保护,在文革后期,也是在周总理的强烈支持下,粟裕接手了国防工业当中的港口与交通等工作,从而得以保全。